
展览现场(图片来源:搜狐)
撰文_刘鹏飞
近日,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正在举办一场名为“禅之心”的特展,展览只有两件作品:中国南宋画家牧溪所作的《六柿图》和《栗图》。11月17日至12月10日先展出《六柿图》,12月8日至12月31日再展出《栗图》。《六柿图》和《栗图》一直深藏于日本京都大德寺龙光院。1919年,这两件杰作被评定为日本的“重要文化财产”,这两件作品也是数百年来首次离开日本。
牧溪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,牧溪佛名法常,号牧溪,生活年代为宋末元初,居于四川,后蒙军破蜀,他随难民由长江到杭州,因不满朝廷政治的腐败而出家为僧,从师径山寺住持无准师范佛鉴禅师。

栗图
牧溪的画多为山水、蔬果和僧道人物,一般将之归为禅画。牧溪在中国绘画史中颇有争议,部分评论家因其身份低微,作品和当时工细的院体画相距甚远,也偏离后世书画同源的文人画,所以对其评价不高。比如元人汤垕的《画鉴》说:“近世牧溪僧法常作墨竹,粗恶无古法。”;夏文彦在《图绘宝鉴》点评牧溪的画“诚非雅玩”。但也有一些画家和评论家非常欣赏牧溪,画家朱新建认为牧溪可能应该算最早的写意花鸟画家,其对明清的青藤和八大两位最著名的写意花鸟画家影响巨大。

猿图
牧溪真正的影响在日本,其作品中蕴含的禅宗精神对日本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当时的日本僧人把牧溪大量的作品带到了日本,现在,他的作品主要收藏在日本。牧溪传世之作《观音、猿、鹤》三联幅、《龙、虎》对幅、《蚬子和尚图》、《潇湘八景图》等目前都在日本收藏。
日本现代画家东山魁夷说:“牧溪的画有浓重的氛围,且非常逼真,而他却将这些包容在内里,形成风趣而柔和的表现,是很有趣的,是很有诗韵的。因而,这是最适合日本人的爱好、最适应日本人的纤细感觉的。”